国内首台1000MW CV最小流量调节阀国产化改造

发布时间: 2017/3/20 被阅览数: 641 次 来源: 不详
文字 〖

 

    随着国内1000MW机组的安装及运行,其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的内漏问题也日渐突出。进口备件价格昂贵,交货期长,服务不到位,用户倍感困扰。哈尔滨滨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滨大”)拥有300余台生产各种规格的再循环阀的业绩,滨大也拥有多年改造进口再循环阀(CV、ABB、CCI等)的技术和经验。经滨大改造的阀门,其性能指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原装进口。滨大的总体改造方法是:利用原阀体、阀盖及执行器,去除原厂的阀内件,将滨大的专利产品——多级涡流降压内件置于其中,见图1。
    滨大在皖能铜陵电厂1X1000MWCV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国产化改造中荣幸中标,该两台阀门由滨大公司于2016年5月中旬顺利改造完成,正等待着运行检验。

详细的改造方案如下:
1)原阀在管线上不动,利用原阀体、阀盖、执行器,只更换内件。
2)拆除原来内件,将滨大内件置于阀体中。
3)由于滨大阀芯为轴流式,加之众多的节流级数,需要一段加长阀体。
4)由于阀体加长,导致阀盖螺栓需要重新制造,适当加长。
5)阀门组装后,回装执行器及附件。
滨大改造阀芯的总体特点:全球首创的多级软密封阀芯,极大地提高了阀芯的抗冲刷性能。

其改造特点如下:
1)阀芯为八级节流降压结构。第一级为节流降压孔板,面积不可变;第二级为阀门密封面(金属硬密封),堆焊了司太利硬质合金;第三级至第八级为可变面积的抗气蚀节流副。
2)在第三级至第八级共六级节流副上,设置了滨大独创的软密封圈(见图2)。当阀杆处于关位时,其软密封圈与阀塞紧密配合,切断了介质的通道,形成了独创的软密封截流副,从下至上依次形成了六个软密封截流副,对第二级的金属硬密封面形成了强大的背压支持,大大减小了金属硬密封面的负荷(压降)。
3)阀体强度的保证:使用原来的阀体,阀盖,加长螺栓与原螺栓强度相等,加长阀盖的材料及壁厚与原阀一样。所以,改造后阀门的安全性即阀体强度没有任何变化,强度得到了充分保证。
4)阀门的通流能力:由于滨大具有国内少见的流体实验室,新结构的内件的通流能力(阀门流量)都会在实验室得到确认后再安装到实际的阀门中,这种定量的设计手段较定性的设计方法先进。
5)软密封圈选用了全球质量最好的材料,确保满足恶劣工况的要求。
6)质量保证:运行4~6年不内漏。
7)改造所需工期:15~20天


打印本页 〗 〖 关闭窗口
 
沪ICP备11045741号 Copyright© 2006版权所有:上海科力达自控阀门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