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力达调节阀关于产量的研究资讯

发布时间: 2013/2/23 被阅览数: 2153 次 来源: 不详
文字 〖
 科力达调节阀站内资讯:产量是衡量一个行业实力重要标志,2012年,我国铜加工材总产量站稳千万吨整数大关,(2012年预计可达1050万吨)连继七年居世界首位,1976年,全国铜加工材总产量为14.8万吨,如今己突破1000万吨,增长了6倍多,而且铜材的消费量、进出口量、均居世界前列,是世界公认的铜材生产、消费、国际贸易强国。

  产品向高精尖化发展
  中国铜加工材的品种不断增加、产品质量逐步提高,“十一五”期间铜加工材的重要品种管、棒型、线、板带都突破百万吨大关,远非1976年可比,这是重大的历史性突破。数据显示,1976年,我国铜板带材、管材、棒型材、线材产量分别是5.79万吨、2.02万吨、3.3万吨、3.1万吨。当前,这几种铜材产量都已超过100万吨。 本文来自织梦

  许多铜材产品已基本摆脱传统产品系列,跨进了现代铜材领域,高强高导电材料、高速列车用铜材、现代汽车用铜材、现代电网、现代电力电子用铜材、新能源用铜材、环境保护用铜材、高散热用铜材、电连接用铜材、高精尖功能材、复合材料等已成为企业重要生产方向,开发出一大批热点产品,如高速列车接触线、引线框架、变压器带、电缆带、光伏铜带、电联接带、压延铜箔、内螺纹管、外螺纹管、高翅片管、海水淡化加热管、环保卫浴用硅磷黄铜棒、特种超细漆包线、铜包铝线、铜包铝管、铝包铜管、铜包铝复合导电排等,这些产品均已产业化生产。

  工艺技术创新取得突破
  技术装备是一个行业的硬件,是评价一个行业现状、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
  我国铜加工行业装机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,国产技术装备正在发挥重要作用,国产铜加工技术装备由于具有优良的性价比,可以显著降低项目投资,避免项目高投入,正逐步被铜加工企业所采用,完全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装备的局面正在被改变。经过十几年艰苦努力,铜加工装备科硏、设计、生产行业已完成从辅机到主机、从单体设备到整条生产线、从仿制到创新等过程的重大转变,不但推动了中国铜加工业的发展,且还深受世界各国铜加工企业欢迎;常州兴荣集团开发的精密铜管生产线机列是典型的范例。中国己具有独立的从项目规划设计、设备安装调试、开工生产等一整套建设现代化铜加企业的能力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  现代铜加工工业体系己建立,中国铜加工业包括材料研究、产品试制、工厂设计、工厂建设、生产装备制造等均已国产化,铜加工外包工程项目日渐普及,依靠外国建设铜加工工程的历史己一去不复返了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
打印本页 〗 〖 关闭窗口
 
沪ICP备11045741号 Copyright© 2006版权所有:上海科力达自控阀门有限公司